龍勝奇石 【賞析】 | 賞石之趣,非它莫屬!
如果要問賞石的趣味在哪?古人會告訴你他們是抱著對山岳的想象來賞石的,寓情于石、以石勵志、以石修身、以石悟道,崇尚石頭的自然之道。
回歸到現代,人們的賞石趣味就更加廣泛了:增添雅趣、強身健體、結交朋友、傳承文化等。不同的人能從中挖掘出不同的趣味。
? 奇石收藏愛好者 周艷紅?
奇石收藏愛好者周艷紅女士,是一位傳統文化愛好者,平時喜愛古詩詞、民族歌舞,還堅持學習古琴。
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,周女士慢慢對賞石產生了興趣,在奇石盛產地「廣西龍勝」探尋原生石、花時間跟石農學習撿石,從獨自摸索到豁然開朗,通過賞石進入到更深邃的精神領域,感受與自然的合二為一。
今天,周艷紅女士也帶來了個人的珍藏奇石,與大家一同分享。
偉人
石種:龍勝黃蠟石 尺寸:20*12*21cm
「廣西龍勝」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,擁有很多天然黃蠟石。
因其表層內蠟狀質感和顏色,故名「黃蠟石」或「黃龍玉」。
那為什么此方黃蠟石呈青綠色呢?原來黃蠟石是含鐵質的變質「石英巖」,顏色來自氧化的鐵質,色彩可分為金黃、褐黃、咖啡、墨綠、青綠等十多種色澤。
青中帶黃的黃蠟石也別有一番韻味,尤其是惟妙惟肖的人物輪廓,把「偉人」這個主題呼應得淋漓盡致,令人肅然起敬。
漁魚有期
石種:龍勝黃蠟石 尺寸:21*9*22cm
此作品是一方渾然天成的「人物石」,石質圓潤光滑,風化作用改變了原巖的質地,形成豐富的色彩和紋理。
奇石造型引人遐想,好似江上孤舟,漁翁披蓑戴笠,垂釣江邊,忽現一魚躍然湖面,喜而得之。漁夫與游魚相遇的生動畫面,于眼前展開。
漁魚有期,一期一會,難得一面,世當珍惜。
濟世玄福
石種:龍勝紅碧玉 尺寸:14.5*8*18cm
「紅碧玉」是一種礦物,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產,最常見的是「南非紅碧玉」和「桂林紅碧玉」(注:龍勝隸屬桂林市)。
此方紅碧玉雖然不“紅”,但特別的紫藍色夾雜白色石英的質地,也讓人眼前一亮。
奇石造型極似濟公,頭戴破僧帽,手持爛蒲扇,其瀟灑豪爽的神韻表現得恰到好處。整幅作品色韻俱佳,形體與色彩相映成趣。
天竺少女
石種:龍勝綠蠟石 尺寸:30*10*45cm
欣賞自然之物,向來需要豐富而優美的聯想。特別是奇石,詩意的聯想更為重要。
綠蠟石,屬于蠟石的一種。但在唐詩《未展芭蕉》中,也指葉子卷卷的芭蕉的心,引喻少女未展的芳心。此方作品以命名來展開聯想,把粗糲之物想象成柔美的少女,更增添了一分詩情畫意。
善緣
石種:龍勝水沖石 尺寸:10*3*17cm
「水沖石」主要形成于各大河流。龍勝縣內水系發達,溪河遍布,為水沖石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地理環境。
初見《善緣》,藍黑煥彩,深沉迷人,因水流沖刷而生成滋滑盈潤的質感。該石線條富有韻律,一圈圈的水沖紋理疏密有致,行云流水,形意兼備。
鱷魚王
石種:龍勝綠蠟石 尺寸:35*15*25cm
此方造型石形似一只兇狠的鱷魚,凌厲的眼神令人望而生畏。它張開嘴巴,露出鋒利的牙齒,正在等待著吞食某物。
整體造型逼真,把面目猙獰的猛獸形象刻畫得細膩生動。一飽眼福之余,感慨能有幸欣賞這數億年幻化而成的生靈,不得不說是天賜的福分。
劍走天涯
石種:龍勝水沖石 尺寸:26*6*18cm
“曾夢想鮮衣怒馬,執劍走天涯。”這樣的少年之氣,與散落天涯,四海為家的奇石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頑石不受規矩束縛,在沙漠、江河、狹縫中生長,吸天地之靈氣,自然豪邁;少年豪情壯志,氣魄凜然,不能被規定,不可被預期。
當奇石與劍走天涯的少年相遇,便是草長鶯飛,便是山河天下。
從傳說的煉石補天到先祖的擊石取火;從平凡腳下的鋪路石到輝煌事業的里程碑;從堅持不懈的滴水石穿到忠貞不渝的海枯石爛。石頭,雖平凡無奇,但經過自然的千錘百煉和人工的細致打磨,見證著一切不朽與偉大,以其瑰麗的風姿傲然于天地之間。
這,就是賞石之趣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